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地熱溫泉
廣東、臺灣與日本溫泉旅游開發比較研究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1-11-10 10:49:04瀏覽次數:1554
溫泉旅游是近些年逐漸興起的旅游項目,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休閑度假、康體療養、養生、環境體驗等需求增加,溫泉旅游在全國各地悄然升溫。我國廣東、臺灣和日本的溫泉旅游開發較為成功,因此對兩國三地的溫泉旅游開發進行比較研究,總結它們成功的經驗,對今后溫泉旅游地的開發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廣東省
我國利用溫泉歷史由來已久, 上世紀50年代,由于當時與前蘇聯有著友好關系,工業基地選擇在北方,為此溫泉療養院主要建立在北方工業集中地域,其中以重工業基地遼寧省最多。改革開放前,溫泉功能比較單一,主要以療養、治病為主,較為簡陋,多數為“澡堂”式或“住宿+澡堂”式。改革開放以后,東部沿海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人們對保健、休閑、娛樂、美容美體等需求增加,促使沿海溫泉開發出現蓬勃生機。廣東溫泉旅游開發得到快速發展,20世紀90年代廣東幾個大型的溫泉度假區開發建設,改變了我國以前溫泉旅游的低水平開發模式。由單一的療養功能向娛樂、休閑、觀光、體驗等多功能方向發展,開發過程中注重環境的營造、景觀的設計,并且融入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及主題開發,形成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的溫泉度假勝地。
(二)臺灣省
臺灣對地熱溫泉的開發利用已有相當長歷史,早在17世紀末葉來自福建的移民即在北投溫泉區利用溫泉水沐浴及醫治皮膚病。臺北的北投、陽明山,臺南的關仔嶺和屏東的四重溪并稱為臺灣四大溫泉。抗戰時期,由于日本人對溫泉的偏愛促使臺灣溫泉得到大規模開發。由于歷史上臺灣遭受日本統治,所以保留了許多日本溫泉文化,而且在溫泉的開發上受日本影響較深。如今,臺灣溫泉已經由早期為上層貴族服務發展到一般大眾都可以體驗的休閑文化,溫泉也由四大溫泉發展到包括烏來、礁溪、谷并、廬山、知本、綠島在內的大大小小數百個溫泉,幾乎遍布全島。
(三)日本
在日本,洗澡水叫“湯”,男女澡堂分別叫做“男湯”、“女湯”,洗浴通常稱為“泡湯”或叫“風呂”。日本溫泉旅游開發歷史悠久、水平高,享有“溫泉王國”的美譽,形成獨具特色的泡湯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遠渡重洋體驗日本的泡湯文化。日本溫泉經歷了從遠古把河流、溫泉作為洗浴場所,到佛家寺院中的浴堂;從城鄉中的公共浴場到家家都有的家庭浴室,到今天溫泉度假區、露天溫泉的巨大變遷。目前日本不僅有下呂溫泉、有馬溫泉與草津溫泉三大著名溫泉,還有數百個溫泉度假勝地,遍布全國。
二、溫泉旅游開發比較
(一)開發條件比較
以上的統計數據不是很全面,但是基本上能夠代表三地的溫泉旅游開發條件的基本特征,根據對以上數據的比較可以看出三地在開發條件上有以下幾個特點:①三地均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質活動頻繁,地熱資源豐富、泉質好,為開展溫泉旅游提供了物質基礎。②客源市場的消費能力強,出游人數多。③良好的社會經濟條件,為溫泉旅游開發交通、服務設施等提供了經濟保證。
(二)產品開發與環境營造比較
廣東大規模開發溫泉歷史較晚,改革開放前旅游產品功能比較單一,主要以治病、療養為主。改革開放后溫泉旅游得到迅速發展,但產品還顯得較為匱乏,特色不太鮮明,主要是對日本溫泉產品的簡單模仿,建筑以日本、歐美建筑為主,湯池以日式居多。近些年一些溫泉度假區也開始注重環境營造和產品開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珠海御溫泉充分體現亞熱帶環境特色的溫泉,在動、靜之中將露天及室內有機相連,建造盡量使用自然材料(石、木、竹、泥等),虛實相映,人、泉、林、亭、石、草、光、風、情融合一體,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絲絲相扣,渾然一體,開啟了廣東省開發高檔次溫泉度假區的模式,并獲得了巨大成功。我國臺灣在溫泉旅游產品及環境營造方面受日本的影響較大,在引進日本溫泉旅游開發經驗的基礎上,更多地注入臺灣本土特色。
在景觀建筑方面,臺灣的溫泉建筑多是日本和臺灣建筑相結合的產物;在環境營造方面,注重溫泉開發與環境相協調,用竹、木、石頭等天然材料裝飾,營造一種自然和諧的環境;在功能方面,開發療養、休閑、娛樂、觀光、美容美體等多種功能;在文化方面,在日本溫泉旅游文化的基礎上,注重對臺灣本土文化的挖掘,將臺灣的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等融入其中。日本的溫泉旅游開發歷史悠久,日本的溫泉從景觀建筑的設計到洗浴環境的營造,從服飾到飲食到紀念品,都體現其獨特的地域文化。日本溫泉注重溫泉功能的多樣化,從基礎治療到高級娛樂觀光、休閑體驗、美容美體等應有盡有,度假區配套設施完善,包括游憩、露營、土特產展示等。同時,也注重消費的多樣性,既有低價位的大眾浴池也有高消費的露天風情斯吧。日本溫泉開發方式多種多樣,例如溫泉小鎮、溫泉度假區、溫泉賓館及當地居民所開的家庭作坊等。
(三)溫泉旅游開發與管理制度比較
日本有悠久的溫泉旅游開發利用歷史,使之形成一套相對規范、有效的開發管理機制,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法規來保證溫泉旅游的開發管理。日本早在1948年就制定了溫泉法,涉及溫泉資源的行政認定、開發主體資格認定與終止、對環境破壞的恢復義務,以及有關的組織與技術操作要求等。臺灣在早期溫泉旅游開發中也曾出現缺乏整體規劃、公共設施及道路交通不完善,缺乏統一的專職管理機構,溫泉區資源與土地所有權的歸屬不清,沒有一個完整的資料庫,溫泉用途狹隘,未考慮溫泉的永續性利用等問題,為此,臺灣于1999年推出“溫泉開發管理方案”,目的在于促進臺灣溫泉的利用和保護協調。而廣東省的溫泉旅游開發管理及政策法規相對落后,為了有效管理利用溫泉,形成廣東品牌,2004年9月13日成立了廣東溫泉協會。
(四)宣傳促銷手段比較
日本、臺灣在溫泉旅游宣傳營銷手段方面,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雜志、網絡等媒體形成立體交叉的宣傳網絡,同時還出版發行相關的書籍、旅游指南等,介紹溫泉的基礎知識、溫泉浴的注意事項、溫泉旅游地(包括交通、美食、住宿、收費、泉質、功能等),全面服務于游客。廣東省由于溫泉旅游開發相對落后于上述兩地區,在宣傳促銷方面手段單一,主要以電視、網絡為主。
三、開發經驗總結
(一)依據區域社會經濟狀況進行合理開發
在溫泉旅游的開發過程中應該根據區域經濟的水平決定開發的規模及方式。王華等人的研究發現,溫泉旅游度假區不同于一般的資源型旅游地,它是一種利用溫泉資源再開發的高投入的旅游項目,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溫泉旅游地的開發規模和消費層次。在經濟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可以結合自己的區域經濟狀況,利用其良好的自然資源及豐富的民族資源開發具有特色的鄉村溫泉度假、民族體驗溫泉,而不是盲目地進行溫泉度假區建設。
(二)注重功能的多樣化及環境氛圍的營造
從三地的成功經驗看,溫泉旅游逐步向觀光、娛樂、休閑、康體、美容美體等多功能方向發展。
一些早期開發的以療養、康體單一功能的溫泉療養院已經逐漸衰退,如昆明安寧“天下第一湯”。而一些著名的溫泉旅游勝地多具備多功能的溫泉旅游產品,配套一些休閑娛樂設施,如高爾夫球場、跑馬場、商場以及康體、美容美體醫療設施等,滿足各層次的消費需求,如廣東的御溫泉、臺灣的北投、日本的草津等。
體驗時代的來到,使旅游者更注重體驗、感受。環境氛圍的營造已經成為溫泉旅游開發中的重要因素,單一的溫泉資源已經不能滿足旅游者的需求,而是要更多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綜合開發,在景觀材料上多使用竹、石、木等自然材料,給旅游者一種“湯境界”的體驗、感受,注重露天特色溫泉的建設。
(三)注重地域文化的研究開發
地域文化融入溫泉旅游開發是溫泉旅游開發塑造特色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個溫泉旅游地區別于其他溫泉旅游地最重要的標志。中國傳統建筑一直是世界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我國悠久的建筑歷史,加上各種文化因素的注入,使中國的古代建筑藝術成為世界建筑大家庭的寵兒,而現在的溫泉開發中,多數建筑以日本、歐美建筑為主,加大對中國傳統園林建筑的研究和挖掘,建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溫泉景觀,對中國的溫泉旅游開發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其次,我國的飲食文化也非常豐富,由川菜、魯菜、湘菜、粵菜等構成的“中國菜”早已名揚四海。
中國服飾文化以及各民族在自己特定的自然、人文環境下形成的燦爛民族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又一重要資源。
上一篇 > 遠郊溫泉地資源的開發模式研究
下一篇 > 川西地區溫泉特征及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