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資源開發利用

長江三峽西陵峽段地質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長江三峽位于長江上游,指四川奉節白帝城—湖北宜昌南津關的一段江面,長約200 km。主要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其中,西陵峽段區的旅游資源尤為豐富,自然地理地貌復雜,地質構造變化多樣,人文歷史非常悠久,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之一。1982 年,它以其舉世聞名的秀麗風光和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該地區因寶貴的地質遺跡資源,于2004 年3月被國土資源部批準建設為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國土資源部撥??铋_展公園中地質遺跡保護的系統規劃和相關重要地質遺跡景觀保護設施的建設。但目前西陵峽區各種豐富的旅游資源并沒有得到充分結合,互相利用。因此,科學地將其地質遺跡資源和自然人文資源有機結合,加以整合,再開發規劃,對推動西陵峽地區旅游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1 西陵峽段地理概況
 
  長江三峽地區自西向東跨越了我國地貌上的第二和第三大階梯,西鄰青藏高原高山峽谷區,東瀕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區;西起恩施市巴東縣,東抵峽口明珠———宜昌市伍家區。地理坐標為110°05' ~ 111°30' E,30°40' ~ 31°28' N[1]。
 
  在行政區劃上包括巴東縣、興山縣、秭歸縣,宜昌市的夷陵區、伍家區和點軍區。西陵峽長約66 km,峽口北岸即是南津關,灘險水急,礁石林立,峽內有泄灘、青灘、崆嶺灘等險灘。西陵峽段兩岸懸崖削壁,確是“一將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地形,號稱“西陵天下險”。歷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灘多水急、行舟驚險而聞名。
 
  2 西陵峽段的旅游資源類型及分布
 
  三峽西陵峽段的旅游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長江、一般河流沿岸及市縣區周圍。其中的地質資源十分豐富,主要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附近都有地質遺跡景觀出露。
 
  2. 1 西陵峽段的地質旅游資源該地區的地層發育完全,除缺失下志留統上部下泥盆統和部分下石炭統外,元古代三疊紀地層出露良好,化石豐富。完美紀錄了這一地區自華南板塊形成以來各地質時期古海洋、古生物、古地理、古氣候、古環境變化的全過程[2]。全球赫蘭特階底界GSSP 等“金釘子”落戶在該區。
 
  其境內區域地質構造相對簡單。晉寧運動揚子陸塊固結形成后,一直處于穩定碳酸鹽臺地內部。直到大約發生在7 000 萬年前的地殼運動,三峽地區厚厚的巖層被擠壓成彎彎曲曲的褶皺和斷層。形成了制約西陵峽地區地形地貌秭歸向斜、黃陵背斜等和北東向、北北東向、北西向、北北西向的斷裂。區內巖漿活動較弱,主要有廣泛分布的黃陵花崗巖巖基[3]。
 
  西陵峽地區的地質遺跡資源類型及其分類見表1。在漫長的地質變化過程中,西陵峽經歷了各種地質營力的營造,留下了眾多的地質地貌遺跡,形成了奇麗的自然景觀。根據旅游地質資源的性質和特點,分為基礎地質類和地質、地貌遺跡類。
 
  基礎地質類中的地質剖面中全球地層剖面主要分布在宜昌王家灣、黃花場一帶; 區域標準剖面在主要出露在宜昌市的蓮沱、黃花、王家灣地區;區域性巖石剖面分布在香溪至南津關一線;在蓮沱大橋旁、興山大小口、秭歸郭家壩都有構造剖面的出露;在香溪以東至美人沱以西,即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附近能看到古生界地層出露的化石遺跡,在三游洞的臺階上就會出現震旦角石化石蹤影,在香溪至新灘一帶長江岸邊公路的巖層中還有珊瑚化石的出露。
 
  2. 2 西陵峽段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據資料統計西陵峽段自然景點約104 處,人文景點約65 處,總共有景點169 處[4]。
 
  其中主要自然景觀有南津關、黃牛峽、燈影峽、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灘、新灘、泄灘、太平溪、香溪、泗溪風景區、九畹溪風景區、高嵐風景區、格子河風景區等。主要人文景觀有三游洞、白馬洞、萬泉洞、黃陵廟、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屈原祠、秋風亭、萬源洞等。
 
  3 西陵峽段的地質資源開發和存在的問題
 
  3. 1 地質資源開發現狀與其他地域相比,西陵峽段有它獨特的地質資源優勢。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中的主要地質遺跡就在這個區域。其中地質遺跡保護將沿長江三峽和宜巴公路兩條地質遺跡走廊帶展開,共分成9 個園區和46個級別不同的地質遺跡保護點,同時還將建設長江三峽地質博物館。按照行政區劃和地質遺跡景觀形成的時代劃分,9個級園區分別為秭歸元古代園、西陵峽震旦紀園、曉峰寒武紀園、黃花奧陶紀園、新灘地質災害防治紀念園( 志留紀園) 、興山晚古生代園、巴東三疊紀園、歸州侏羅紀園和宜昌白堊紀園。
 
  3. 2 地質資源開發現狀存在問題據資料顯示,一直以來長江三峽旅游資源的開發著重從觀光、休閑、度假等方面打造旅游品牌[6],但并未開發出基礎旅游與地質旅游相結合的產品,發揮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在該地區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地質旅游資源開發建設速度慢,沒有充分與當地人文旅游資源相結合。
 
  從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的開發中看出,園區2005 ~2008 年只開放了2 個園區,即約4. 7 億年歷史的黃花奧陶紀園和曉峰寒武紀園,主要分布在香溪以東至美人沱以西,兵書寶劍峽和牛肝馬肺峽附近的地質遺跡[7]。雖然首批開放的2 個園區可以看到三峽地區古生界的地質遺跡景觀,但是并不能因此吸引廣大游客,也達不到通過地質旅游帶動周邊地方的經濟發展和向游人進行地質學科普知識教育的作用。
 
  從地質遺跡景觀的分布位置可以看出,主要的遺跡都分布在長江沿線及市縣附近,有些遺跡雖出現在主要景區的周邊,但是出露地點都是在巖層中,沒有被開發成有特色的地質旅游景點。地質公園目前也屬于開發建設初期和中期,主要依托宜昌市區,地方旅游服務設施欠缺,停車、餐飲、住宿、購物、通信等服務設施都有待改善。因此,游客對于地質旅游的吸引力和認識程度均不高。
 
  4 西陵峽段的地質遺跡旅游資源開發前景分析與實現開發的最佳途徑4. 1 地質資源開發前景三峽
 
  西陵峽段有多種地質資源,地質遺跡種類齊全,人文底蘊深厚、文化歷史悠久的優勢,經過合理充分開發也將具備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實力,實現保護地質遺跡和整合各種旅游資源的目的[8]。同時,西陵峽段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旅游交通資源開發相對成熟,如果利用其旅游交通資源輔助地質旅游開發將會加速地質旅游的發展。隨著地方經濟的飛速發展,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人們日益增長的知識文化需求,為地質旅游提供了發展機遇和空間。宜昌湖北省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這對宜昌以及湖北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隨著滬蓉高速鐵路的建成,人們對地球科學的向往程度越來越深,三峽以及湖北西南部將會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
 
  4. 2 實現地質旅游資源開發的最佳途徑和方案為了更加有效和合理地利用三峽西陵峽段的地質遺跡資源,建設具有品牌效應和功能完善的旅游景區。針對目前西陵峽段地質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案。
 
  首先,要加強對外宣傳力度,地質旅游在中國處于初級階段,加強對外宣傳極為重要??赏ㄟ^大眾傳媒方式,如電視、廣播、報刊普及地質旅游的有關知識,加大地質旅游的宣傳力度,借“世界地球日”開展這一方面的專題宣傳活動,讓人們充分了解地質旅游。
  其次,構建地質旅游產品,加強地質科普旅游產品和商品的開發設計。除了推出基礎性觀光旅游項目之外,還要創建地質特色的旅游產品,如西陵峽標準地層科考,古生物化石遺跡科普旅游,黃陵廟背斜地區科技夏令營等。構成地質旅游產品體系,完善旅游產品的保障系統,實現地質公園旅游地質資源的開發合理、有序進行[10]。同時,更要注重三峽區域旅游產業鏈的建設。[11]第三,規劃地質旅游路線和資料。由于在地質公園建設之前的旅游路線都是以自然景點和旅游景點為主,因此要開發新的地質旅游的路線,利用人文自然景點的旅游資源充分開發地質旅游,并在規劃路線的同時要建立地質遺跡景點的簡介和地質景點導游指南、地學景點解釋牌等,讓游客在游玩過程中對于地質科普有新的認識。
 
  具體以三峽西陵峽段為例,從圖2 可以看出,把當地的地質構造背景與具體景點相結合可以開發出順江地質旅游路線、江北地質旅游路線和江南地質旅游路線。①順江地質旅游。利用傳統的基礎旅游依靠輪渡的交通方式,宏觀地觀賞和分辨秭歸向斜和黃陵廟背斜的地質遺跡,可以給游人解釋厚厚的巖層是如何被擠壓成彎彎曲曲的褶皺的。從官渡口順江而下,經過巴東縣可以見到向西傾斜的砂頁巖石地層,這就是三峽地區地質構造中秭歸向斜的西翼部分,而東翼則出現在舊秭歸至香溪的江岸,在這里又可以清楚看到與官渡口至巴東縣地區的地層相同,但傾伏方向與西翼完全相反,向東傾斜。從形態上看,巖層向下彎曲,成為谷底。而且從地層的新老關系看核部地層新兩翼地層老,這樣可以判斷,一般是向斜。繼續順江而下,經過香溪,又可以看到黃陵廟背斜。黃陵廟背斜的西翼的傾向與秭歸向斜東翼的傾向相同都是向東傾,只是出現的地層不同,黃陵廟背斜西翼是三疊紀的灰巖。背斜的核部出現在廟河至三斗坪附近,在南沱至南津關附近可以看見向西傾的三疊紀的灰巖。②離           開江水,沿江兩岸也可以開發地質旅游。按其地質構造和地層可以看出,江北地區從西到東出露的古生界地質景觀較多,在香溪附近景點主要以觀賞古生物化石為主,在三斗坪長江水利樞紐工程可以看到黃陵廟背斜核部的老地層: 前震旦紀的變質巖、閃長巖、花崗巖,三峽大壩的基巖就為震旦紀閃云斜長花崗巖。再往東走的三游洞等景觀由于地處三疊紀的灰巖上,出現了地下溶洞的地質景觀。江南地區從西到東可以依次在巴東縣觀賞到格子河的溶洞,看到郭家壩印支運動不整合面。在秭歸廟河陡山沱組上部,可以看到以多細胞宏體藻類繁盛為特色的廟河生物群,在西陵峽燈影組中、上部出露西陵峽生物群。在黃牛巖風景區可以觀看到寒武紀碳酸鹽巖地層的分布。
 
  5 結論
 
  地質旅游資源作為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對三峽西陵峽段的地質資源進行分類,并與當地自然人文景觀分布情況相結合進行綜合分析,發現該地區具備地質旅游開發的環境和資源優勢,只要合理利用該地區已開發的旅游資源,打造新的能與當地的自然文化旅游相融合的地質旅游產品,設計出相配套的旅游線路,就能促進西陵峽地區地質旅游全面合理的開發利用,這對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