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化探知識
勘查地球化學在解決基礎地質問題技術的發展提高期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1-11-04 14:43:36瀏覽次數:1377
20世紀80年代,我國化探進入蓬勃發展時期。1980年,中國地質學會勘查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成立,促進了各個部門化探事業的發展。勘查地球化學在解決基礎地質問題方面的應用,也進入了新的發展期。這一時期的主要事件和標志,可歸納如下。
1.形成了新一代區域性和全國性的基礎地球化學資料。
在1978年的上海全國地質局局長會議和區測及鐵礦會議上,謝學錦等提出的“區域化探全國掃面規劃(草案)”建議(謝學錦,1978),被列入國家計劃;1981年,《地質部區域化探全國掃面計劃》正式發布,由各省地質局組織實施。這項計劃以1:20萬水系沉積物測量為基本手段,覆蓋全國山區和淺覆蓋區,分析39種元素,要求樣品測定的檢出限低于克拉克值(謝學錦,1985)。迄今為止,已測面積超過600×104 km2,在世界上開辟了大規模、高質量測制地球化學圖的新紀元。依據這種新一代的資料,編制出版了我國第一份地球化學圖集-《贛西北地球化學實驗圖集》。隨后,全國和各省的小比例尺地球化學圖冊也編制完成。這些工作為礦產勘查和基礎地質研究提供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地球化學資料。
1980年,冶金(有色)地質系統在20多個省、區正式啟動1:5萬~1:10萬地球化學掃面計劃,以基巖采樣為基本手段,涉及17個重要成礦區帶,為找礦和地質研究提供了系統的基巖地球化學資料。地質部系統的省、區地質局區測隊、化探隊,也進行了大量區域性基巖測量工作(陳貴林,1986;陳揚玉,1986;曾太文等,1990)。許多研究者探討了區域性巖石測量的方法及應用(吳承烈,1990;趙倫山等,1993)。事實表明,基巖地球化學測量資料,與地質體和地質現象有著直接的聯系,更有利于解決基礎地質問題。
新一代區域化探和區調工作,積累起了水系沉積物、土壤和巖石等地質介質中化學元素含量的系統信息。利用這些資料確定巖類和區域的元素平均含量,是研究地質問題的基本依據,科研、教學、生產單位都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浙江省物化探勘查院、區調大隊完成了《浙江省區域地層、巖石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參數研究報告》;福建省地質勘查技術院進行了“福建省出露地殼元素豐度研究”,提供了福建省出露地殼中4個地質單元、8個構造層和30類地質體、4大巖類的67~77種元素的豐度;安徽省地礦局為配合1 2 20萬區域化探掃面計劃,由省區調隊完成了區域巖石測量樣品采集,采集了各時代地層、不同巖類,全省主要侵入巖體的3 800件巖石樣品,定量分析40種元素(氧化物),提交了《安徽省巖石地球化學特征研究》報告,為全省提供了一份高質量的基礎地球化學資料;物化探所根據我國區域化探掃面提供的530個1:20萬圖幅的水系沉積物資料,報道了中國水系沉積物中39種元素平均值資料,可供地學界在更廣泛范圍內參考使用(任天祥等,1993)。元素豐度的專門研究也不斷取得進展,通過資料匯集和分析研究,用規范的豐度值計算方法先后提出了巖石圈、上地殼、陸殼沉積層、巖漿巖的元素豐度值(黎彤,1985,1994)?!捌呶濉逼陂g,地礦部物化探所提出了一套研究區域地球化學背景值(豐度)的體系和方法,提供了遼寧和江西全省64個元素的豐度值;經專門立項,物化探所與有關省的區調隊、物化探隊及地質大學合作,提出了中國各類沉積物中62~70種元素的豐度資料;根據中國東部330×104 km2區域內上地殼與各類巖石元素豐度研究成果,匯集了78種元素的豐度值,出版了《中國東部地殼與巖石的化學組成》專著(鄢明才等,1997)。這是目前世界上元素豐度研究中涉及元素最多的成果之一,為我國地球化學工作者提供了可靠的豐度資料。
2.科研與生產結合促進化探資料在地質調查中應用。
在形成新一代基礎地球化學資料的同時,為促進它們在地質研究中的應用,安排了一系列科研與生產結合的項目,提高了實際應用水平。例如,“六五”期間,武漢地院與河南地調一隊執行的“河南盧氏一靈寶地區區域地球化學及區域基巖地球化學測量(1:5萬)實驗研究”項目(張本仁等),實行了區域地球化學與基巖地球化學測量的結合,計算了該區上地殼元素豐度,并據之探討了區域成礦地質構造和地球化學背景,深化和拓寬了基巖測量成果的解釋水平和應用面,體現了當時國內外該領域研究的一個先進方向(李善芳等,1984;李善芳,1989)。這種方法在“六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成礦區帶區域地球化學及區域地球化學找礦方法”中得到實際運用。該項目由中國地質大學主持,與5省、市的有關地質隊和物探隊共同執行,在陜西柞水一山陽成礦帶、八達嶺構造巖漿帶、青海賽什瑭一日龍溝成礦帶、湖南龍山地區、福建安溪縣大坪一西平火山巖地區5個成礦區帶的研究,將成礦區帶地球化學研究與區域地球化學測量有機結合起來,在地質認識和礦產勘查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效果,證明方向是正確的、方法是可行的?!捌呶濉逼陂g,為發揮方法技術在區調中的作用,地礦部設立了“1:5萬區凋中遙感、物探、化探應用和方法研究”攻關項目,提出了在沉積巖、火山巖、變質巖區及城市區進行地質填圖的有效綜合方法及工作程序,提供了用物化探資料編制立體圖和基巖圖,劃分疑難地層,圈定隱伏巖體,確定火山機構等地質問題的范例(丁鵬飛,1992;孫文珂等,1994)。
3.提出用地球化學方法研究地質問題的理論、方法新思路。
隨著勘查地球化學資料在地質調查和研究中的深入應用,引起了地質學家的興趣和關注,帶來了新的理論、方法思路。例如,以張本仁為代表的研究群體,提出了“兩個轉化”的思路,即:“以區域地殼為系統,以各類地質體的地球化學資料為基礎,以歷史地球化學理論與觀點為指導,通過地球化學專題研究與區域地球化學測量相結合的途徑,探討元素通過各類地質一地球化學作用發生分配、演化的趨勢,闡明區域地球化學特征、性質和地質意義,開展成礦帶構造環境和成礦規律的地球化學分析,進而實現成礦地質因素、環境、條件向地球化學因素、環境、條件的轉化及成礦地球化學因素、環境、條件向找礦標志和參數的轉化,并連同異常特征建立異常評價的指標和模型,開展測區成礦遠景預測”(張本仁等,1989)。這種思路在一系列攻關項目中被成功使用,最終發展成為完整的“區域地球化學”理論和方法。再如,以陳國達為代表的構造地質學家,提出了“構造地球化學”的概念。這種概念被冶金有色系統的化探工作者引入區域地球化學測量和異常解釋,在理論和方法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取得了肯定的勘查成果(劉泉清,1981:
酈逸根,1981)。這些思路促進了勘查地球化學與地質學的結合與融合,為化探資料在解決基礎地質問題中的應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1.形成了新一代區域性和全國性的基礎地球化學資料。
在1978年的上海全國地質局局長會議和區測及鐵礦會議上,謝學錦等提出的“區域化探全國掃面規劃(草案)”建議(謝學錦,1978),被列入國家計劃;1981年,《地質部區域化探全國掃面計劃》正式發布,由各省地質局組織實施。這項計劃以1:20萬水系沉積物測量為基本手段,覆蓋全國山區和淺覆蓋區,分析39種元素,要求樣品測定的檢出限低于克拉克值(謝學錦,1985)。迄今為止,已測面積超過600×104 km2,在世界上開辟了大規模、高質量測制地球化學圖的新紀元。依據這種新一代的資料,編制出版了我國第一份地球化學圖集-《贛西北地球化學實驗圖集》。隨后,全國和各省的小比例尺地球化學圖冊也編制完成。這些工作為礦產勘查和基礎地質研究提供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地球化學資料。
1980年,冶金(有色)地質系統在20多個省、區正式啟動1:5萬~1:10萬地球化學掃面計劃,以基巖采樣為基本手段,涉及17個重要成礦區帶,為找礦和地質研究提供了系統的基巖地球化學資料。地質部系統的省、區地質局區測隊、化探隊,也進行了大量區域性基巖測量工作(陳貴林,1986;陳揚玉,1986;曾太文等,1990)。許多研究者探討了區域性巖石測量的方法及應用(吳承烈,1990;趙倫山等,1993)。事實表明,基巖地球化學測量資料,與地質體和地質現象有著直接的聯系,更有利于解決基礎地質問題。
新一代區域化探和區調工作,積累起了水系沉積物、土壤和巖石等地質介質中化學元素含量的系統信息。利用這些資料確定巖類和區域的元素平均含量,是研究地質問題的基本依據,科研、教學、生產單位都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浙江省物化探勘查院、區調大隊完成了《浙江省區域地層、巖石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參數研究報告》;福建省地質勘查技術院進行了“福建省出露地殼元素豐度研究”,提供了福建省出露地殼中4個地質單元、8個構造層和30類地質體、4大巖類的67~77種元素的豐度;安徽省地礦局為配合1 2 20萬區域化探掃面計劃,由省區調隊完成了區域巖石測量樣品采集,采集了各時代地層、不同巖類,全省主要侵入巖體的3 800件巖石樣品,定量分析40種元素(氧化物),提交了《安徽省巖石地球化學特征研究》報告,為全省提供了一份高質量的基礎地球化學資料;物化探所根據我國區域化探掃面提供的530個1:20萬圖幅的水系沉積物資料,報道了中國水系沉積物中39種元素平均值資料,可供地學界在更廣泛范圍內參考使用(任天祥等,1993)。元素豐度的專門研究也不斷取得進展,通過資料匯集和分析研究,用規范的豐度值計算方法先后提出了巖石圈、上地殼、陸殼沉積層、巖漿巖的元素豐度值(黎彤,1985,1994)?!捌呶濉逼陂g,地礦部物化探所提出了一套研究區域地球化學背景值(豐度)的體系和方法,提供了遼寧和江西全省64個元素的豐度值;經專門立項,物化探所與有關省的區調隊、物化探隊及地質大學合作,提出了中國各類沉積物中62~70種元素的豐度資料;根據中國東部330×104 km2區域內上地殼與各類巖石元素豐度研究成果,匯集了78種元素的豐度值,出版了《中國東部地殼與巖石的化學組成》專著(鄢明才等,1997)。這是目前世界上元素豐度研究中涉及元素最多的成果之一,為我國地球化學工作者提供了可靠的豐度資料。
2.科研與生產結合促進化探資料在地質調查中應用。
在形成新一代基礎地球化學資料的同時,為促進它們在地質研究中的應用,安排了一系列科研與生產結合的項目,提高了實際應用水平。例如,“六五”期間,武漢地院與河南地調一隊執行的“河南盧氏一靈寶地區區域地球化學及區域基巖地球化學測量(1:5萬)實驗研究”項目(張本仁等),實行了區域地球化學與基巖地球化學測量的結合,計算了該區上地殼元素豐度,并據之探討了區域成礦地質構造和地球化學背景,深化和拓寬了基巖測量成果的解釋水平和應用面,體現了當時國內外該領域研究的一個先進方向(李善芳等,1984;李善芳,1989)。這種方法在“六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成礦區帶區域地球化學及區域地球化學找礦方法”中得到實際運用。該項目由中國地質大學主持,與5省、市的有關地質隊和物探隊共同執行,在陜西柞水一山陽成礦帶、八達嶺構造巖漿帶、青海賽什瑭一日龍溝成礦帶、湖南龍山地區、福建安溪縣大坪一西平火山巖地區5個成礦區帶的研究,將成礦區帶地球化學研究與區域地球化學測量有機結合起來,在地質認識和礦產勘查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效果,證明方向是正確的、方法是可行的?!捌呶濉逼陂g,為發揮方法技術在區調中的作用,地礦部設立了“1:5萬區凋中遙感、物探、化探應用和方法研究”攻關項目,提出了在沉積巖、火山巖、變質巖區及城市區進行地質填圖的有效綜合方法及工作程序,提供了用物化探資料編制立體圖和基巖圖,劃分疑難地層,圈定隱伏巖體,確定火山機構等地質問題的范例(丁鵬飛,1992;孫文珂等,1994)。
3.提出用地球化學方法研究地質問題的理論、方法新思路。
隨著勘查地球化學資料在地質調查和研究中的深入應用,引起了地質學家的興趣和關注,帶來了新的理論、方法思路。例如,以張本仁為代表的研究群體,提出了“兩個轉化”的思路,即:“以區域地殼為系統,以各類地質體的地球化學資料為基礎,以歷史地球化學理論與觀點為指導,通過地球化學專題研究與區域地球化學測量相結合的途徑,探討元素通過各類地質一地球化學作用發生分配、演化的趨勢,闡明區域地球化學特征、性質和地質意義,開展成礦帶構造環境和成礦規律的地球化學分析,進而實現成礦地質因素、環境、條件向地球化學因素、環境、條件的轉化及成礦地球化學因素、環境、條件向找礦標志和參數的轉化,并連同異常特征建立異常評價的指標和模型,開展測區成礦遠景預測”(張本仁等,1989)。這種思路在一系列攻關項目中被成功使用,最終發展成為完整的“區域地球化學”理論和方法。再如,以陳國達為代表的構造地質學家,提出了“構造地球化學”的概念。這種概念被冶金有色系統的化探工作者引入區域地球化學測量和異常解釋,在理論和方法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取得了肯定的勘查成果(劉泉清,1981:
酈逸根,1981)。這些思路促進了勘查地球化學與地質學的結合與融合,為化探資料在解決基礎地質問題中的應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一篇 > 勘查地球化學在解決基礎地質問題應用技術的發展創新期
下一篇 > 勘查地球化學在解決基礎地址問題中的初步應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