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余熱利用
電廠循環冷卻水中賦存的余熱量十分巨大,如何正確處理?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1-11-04 15:53:56瀏覽次數:2184
一般來說,人們對電廠環境影響的認識,多注意其火電廠排煙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即隨煙氣向大氣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煙塵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會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對核電廠而言,則警惕低放射性污水排放對水環境的污染等等問題。因此,在電廠環境污染治理中一直十分注重電廠煙氣的除塵、脫硫,燃煤的潔凈處理,以及嚴格控制核素的排污標準,但容易忽視電廠循環冷卻水所含巨大熱量棄置于環境可能帶來的熱污染的危害。
火電廠的燃料燃燒總發熱量中只有35%左右轉變為電能,而60%以上的熱能主要通過鍋爐煙囪和汽輪機凝汽器的循環冷卻水失散到環境中。相比之下,循環冷卻水攜帶走的廢熱量又占其中絕大部分。
對1000MW火電汽輪機組,循環冷卻水量約35~45m3 /s,接近于目前排入日本東 京市區10個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總量5×106m3/d[2] 、溫升(即超過環境水域的溫度)8~ 10℃,溫升所對應的熱量約1.5×106~1.9×106kJ/s(日均1.2~1.7×1011 kJ/d;按 年運行7 000h計,年均3.8~4.6×1013 kJ/a,折合標準煤約150萬t/a)。排出的溫排水溫度視電廠所處地區而異,冬季20~35℃;夏季25~45℃。屬于50℃以下的低品位熱能。核電機組循環水量是火電機組的1.2~1.5倍,棄熱量會更多。
一座現代火、核電廠的裝機容量多在2 000~6 000MW,排出的冷卻水量相當于2~6個東京市區排污水量。如此巨量的熱負荷是一般小水域無法承受的。即使對大江、大河、海灣等大水域也需精心研究、設計冷卻水排、取水口的布局,才可使電廠排熱在環境中合理消散。
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自然水域的溫升強度和范圍都將嚴格規定(目前沒有法規規定)。雖然我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JB3838-2002)》中,對水溫的要求尚未有具體的混合區影響范圍的限制,但在影響強度上規定了人為造成的環境水溫變化:周平均最大溫升≤1℃;周平均最大溫降≤2℃。可以相信,我國有關水域溫排放的限制標準也會很快出臺,電廠循環水排放將受到更大約束。
更嚴峻的情況是:如當地自然水域的夏季本底水溫接近33℃,規劃設計此類地區電廠取、排水工程方案時,為使所抽取的水溫能降低1~2℃,以及熱影響不致超標,火電廠或核電廠選擇廠址的初可研階段均需進行冷卻水問題的大型科研工作,其研究耗資多在百萬之巨。經科學研究后,所預報的取水水溫若不能滿足汽輪機組冷卻水要求(一般而言,不得高于33℃),或溫排水釋放的熱量對水域造成的熱污染不能滿足環境保護之要求,則該廠廠址必須重新選擇。在向水域排放大量廢熱情況下,要保證取到33℃以下的新水、又不致造成過高的工程投資(如過遠地設置取水口,雖有利于避開熱水區,但管道長,吸水泵功率大,造價高,運行費用亦大),則決非易事。電廠冷卻水專業的科研工作者無不深深地體會到這一點。
對于已投產電廠,夏季遇到這種情況,或汽機熱效下降、或排汽缸真空降到危險值時,電廠機組不得不減負荷運行;國外有些沿海電廠為使排水溫度不致違反規定,不惜動用冷卻塔,使冷卻用海水在冷卻塔中僅做一次流動便排回海域,其目的僅是為使溫排水少升高幾度。可見,電廠循環冷卻水棄熱己成為電力建設、環境保護中一個棘手的問題。
近20余年來火電裝機容量有了高速發展,2002年已有裝機容量3.6億kW。2004年新批準40000MW裝機容量的建設,預計到2020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應該到9~10億kW;期間的年均新增發電裝機容量應為3 000~3 600萬kW,年均增長率5.3%~5.9%。容量如此迅速地增長,其排放的廢熱量亦將隨之增加,這部分熱量必定對環境產生累積的、持久的負面影響。
對冷卻塔冷卻而言,其蒸發散熱加以風吹影響,使大量熱量和水滴進入大氣環境,會使空氣局部溫度、濕度升高。電廠長期運行,失散的熱量和水滴會對局部小氣候產生影響。
上一篇 > 利用電廠冷卻水余熱的意義
下一篇 > 淺談低溫余熱利用工藝